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人士訪海南 冀攜手弘揚中華文化
中新社三亞5月11日電 (記者 李雪峰)多位參加“藝海流金·陽光海南”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交流活動的港澳人士近日表示,期望與內地攜手弘揚中華文化,提高中華文化影響力。
活動自8日開幕以來,內地與港澳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參訪???、瓊海、三亞等地,訪騎樓老街、賞瓊劇、走進熱帶雨林等,感受海南歷史文化及自貿港建設成果。
“騎樓老街、天后廟這些文化遺產不僅海南獨有,在香港與澳門也??吹?,這是海洋文化及中外交流的見證,也是內地與港澳共同的文化遺產?!毕愀蹥v史博物館總館長伍志和在11日的座談會上談道,港澳與內地的歷史文化一脈相承,未來將推動港澳與內地交流合作,助年輕人了解歷史文化。
澳門濠江印社理事長陳浩星表示,澳門具有中西文化交流的時代背景,可為文明互鑒提供經驗。國家賦予澳門“一中心、一平臺、一基地”的發展定位,建設“以中華文化為主流,多元文化共存”的交流合作基地,澳門文化藝術界應與內地深入合作,達成更多具體項目。同時要面向葡語國家,開展更多對外交流。
澳門蓮花衛視臺長李自松表示,截然不同的東西方文化通過長期在澳門碰撞、交融與滲透,創造出“不同而和,和而不同”的澳門文化,這為人類的相處相知提供了有價值的認識,也為世界提供了另一種文明互動的模式。因此,認識、研究、發揚澳門多元文化的底蘊,把文化基地建設與弘揚中華文化相結合大有裨益。未來應更加深入研究澳門多元文化共融發展的經驗,發揮“國家所需、澳門所長”的作用。
對于如何發揮港澳的特殊地位優勢,特別是如何利用好港澳廣泛的海外聯系網絡與資源,澳門基金會行政委員會主席吳志良認為,要重視、研究港澳國際傳播平臺,利用好港澳的敘事方式、話語體系及傳播渠道。同時,內地與港澳要加強配合,如共同策劃執行展覽、項目等。在人才培養方面,港澳與內地的文博機構及學生應加強互學互鑒。此外,在攜手弘揚中華文化過程中,要與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相結合,建設內地及港澳同胞的共同精神家園。
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自2022年7月開幕以來,累計接待觀眾逾110萬人次。館長吳志華表示,香港中西匯流,兼容并蓄,應打造獨具魅力的文化名片。未來將加強與內地及海外的文化交流合作,利用香港獨特的平臺優勢,構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。同時,將積極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文化、教育及旅游發展,與區內博物館加強合作,資源共享。
香港作曲家聯會主席梅廣釗此前曾多次前往內地交流,并與聯會成員為內地多所山區學校譜寫校歌。他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,中華文明源遠流長,各民族文化不盡相同。內地與港澳各有特色,但音樂作品的核心是要反映中國人的過去、現在和未來。游走各地,從中華傳統文化中吸收養分,不僅可以激發創作靈感,也能更恰當地表達內心感受。年逾七十,他期望通過自身努力促進香港與內地音樂文化交流,帶動更多年輕人了解內地、了解中華傳統文化。(完)